《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大全案例的文章。
正文: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时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一小时,一分钟的含义,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一小时、一分钟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和感受一小时和一分钟的时间.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出示天安门升国旗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安门的国旗每天什么时候升起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说的时间只是猜测的,对吗?其实,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是不同的,每天日出的时刻就是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刻,象征着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与日同生。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引出时间。
师:说起时间就离不开小闹钟。亮亮就在这些小闹钟的陪伴小学习和生活。(出示亮亮作息时间图)谁能说一说亮亮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你喜欢哪幅图就说哪幅图,比比看谁说的既准确有流利。学生自由回答。
2、将六件事串起来讲故事,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你能把这六件事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起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吗?(先小组内讲,再全班讲。)
3、说一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师:通过讲故事,我们知道亮亮是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那你在生活中做得怎样呢?你每天都什么时间起床、上学、睡觉……
师:你们和亮亮一样都是守时的好孩子。
三、观察钟面。
1、认识钟面。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漂亮的钟表,你能从这个钟面上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及钟面上的时刻。
2、认识时、分
师: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1时叫做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1分叫做1分钟。进行拨针练习。
四、体验和感受时、分的长短。
1、说一说1小时有多长。
师:你知道1小时有多长吗?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做那些事需要1小时。
2、体验1分钟有多长。
师: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教师放1分钟的音乐)
师:从音乐开始到结束正好1分钟。
师:1分钟的时间这么短,那短短的1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活动,四人一组,老师这有几项活动供各组选择。(朗读、写字、口算、竖式计算、画画、折纸、数数等)
师:你们真是能干的孩子,短短一分钟有那么大的收获。老师还想和你们游戏,(学生兴致很高)老师放音乐,你们随着音乐自由跳舞,你估计一分钟有多长就跳多长,然后回到座位坐好。
师:短短的1分钟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生活中的时时刻刻。
五、身边的数学
介绍睡眠与健康的知识。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你每天几时睡觉,几时起床?
师:算一算,你睡眠的时间有多长?教师强调10岁左右儿童每天应保证大约10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得到良好的发育。
六、实践作业。
师:如果老师给你1分钟的时间,你最想干什么?课下亲自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去完成你想做的事情,把结果反馈给老师好吗?
七、教师小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这里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如果觉得《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