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快乐
当前位置 >> 68楼学习网学习教育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数的意义》案例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案例设计及反思

[11-09]   来源:http://www.68lou.com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阅读:720

《分数的意义》案例设计及反思,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大全案例的文章。
正文:   
  《分数的意义》案例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0-63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
  2、通过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归纳等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3、体验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看图、启迪思考的方法
  出示一幅有趣的图片(右图),让同学们说说这幅图上画的象什么?
  (正面看是一位老太太,倒过来看是一位戴着皇冠的公主。)
  [评析]:课前看图,起到了激发兴趣和启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
  1、测量身高、平分1元的硬币
  ①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身高的快速增长。同学们的身高够不够1米,有2米吗?是啊!测量身高时往往不能得到整米数。
  ②这1元硬币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得到多少元?
  同学们刚才碰到的问题,以前的人们也碰到过。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于是人们就发明创造了分数,分数就是这样产生的。
  2、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随手写一个分数)老师刚才一下子就写好了,但分数演变成这样却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你们想知道以前的人们心里想表达这个意思时是怎么表示的吗?(播放分数产生的图配音动画)
  三、动手操作、探索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表示出
  (每生一袋材料)任选一种材料表示出,想一想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
  说说的意义。
  2、设置问题,突破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①用材料中的一个三角形,不许折也不许画,使一个三角形表示出,想一想,怎么办?先独立思考,如有困难,同桌合作。
  学生上台汇报并在黑板上操作,表示出。(把同桌的4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
  ②如果有8个三角形,可以怎样分?
  ③动笔分一分、说一说。把练习纸上的物体分一分,表示出自己想要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
  ④举例。生活中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⑤通过刚才的分物和举例,你对一个整体有什么看法?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大到宇宙,小到细菌,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无数个。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观察上面这几个,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①为什么单位“1”不一样,都可以用表示?
  ②同样是一份,为什么表示的个数不同?
  4、概括分数的意义
  说说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5、理解分数单位
  像这些分数,其中的一份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分数单位。说说上面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
  6、理解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四、应用拓展、体验知识的价值
  1、完成练习十一1、3
  2、说说各分数的意义
  ①我国人口总数约是世界人口总数的
  我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②一袋大米,吃了
  ③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
  3、猜一猜,三个盒子里各装了多少枝笔?
  从第一盒里拿出1枝笔,拿出了这盒笔的
  从第二盒里拿出2枝笔,拿出了这盒笔的
  从第三盒里拿出4枝笔,拿出了这盒笔的
  ?4、看图说话
  5、学习总结、内化新知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课的教学重在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对分数的意义形成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突出了新旧知识间的连贯与生长点,以问题为导向,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不断内化分数的意义。
  一、动态演示,了解分数演变过程
  数学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样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数学知识是理性的,但也饱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于分数的产生,教科书分散在课前和课末呈现,为了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分数产生的演变过程,课始安排了问学生身高和分硬币的环节,在现实问题中讲述分数的产生,配于课件动态演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学生粗略地知道知识的来源,润物细无声地传播着数学知识与科学探索的启蒙教育。
  二、制造矛盾,突破分数认知难点
  学生已掌握用一个物体表示,要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表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直接提供相同的4个三角形,再让学生根据图形数量表示,对学生会有暗示的作用,而且思考空间不大,影响着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理解深度。因此,当学生表示出一个物体的后,创设了让学生用一个三角形表示出,因为每人只有2个三角形,学生顿时陷入困境,通过思考与同桌合作,在矛盾中领悟到必须把同桌的4个三角形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才能表示出。这样的情境创设,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不是教师的暗示与启发,而是学生自我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巧设问题,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学生依赖于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实例,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如果只靠练习加以强化,势必影响着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后,以问题激发思考,在“比较几个,为什么单位“1”不一样,都可以用表示?”中,从具体实例抽象出单位“1”,使思考问题摆脱具体实物的依赖,明白了一个分数关键看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在“同样是一份,为什么表示的个数不同?”中,体会了单位“1“的数量多少影响着每一份的大小。这样的问题解决,为学生深入理解分数意义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四、拓展训练,体验知识应用价值
  知识只有在具体应用中,才显示学习的价值。课末除了完成书上的部分练习外,增加了两道思维训练题,猜数游戏迎合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思考、辩论中,既掌握分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在看图说话中,既巩固新知又渗透着不同单位“1“的相互转化思想。
  整堂课教学,学生借助直观操作,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各自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
  

如果觉得《分数的意义》案例设计及反思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大全案例教学案例 -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