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快乐
当前位置 >> 68楼学习网学习教育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商的近似值”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商的近似值”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11-09]   来源:http://www.68lou.com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阅读:973

“商的近似值”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大全案例的文章。
正文:   
  “商的近似值”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加力小学叶小飞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7页例6。
  教学过程:
  一、导引式读题。
  常规训练之后,老师直接出示应用题:五年级一班有42名学生,在一次救灾活动中共捐款384元。(教材中的问题是“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而且有“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要求,但教者暂时没有出示)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题,并说一说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1:42名学生一共捐了384元。
  生2: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求每人捐款多少元。
  师:这样说确切吗?
  生2立即纠正:可以求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师:这就好了,“平均”二字不能少。
  生3:这是一条求平均数的应用题。
  师:大家还读出了其他什么信息吗?
  生4:这个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很有爱心。
  师:对!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应向他们学习。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也很有爱心,遇到救灾活动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下面请想一想,应怎样列式解答呢?
  生5:用384除以42,用总元数384元除以总人数42人就等于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师板书后:同意吗?
  学生兴致很高地齐声回答:同——意——。
  师:请同学们自己列竖式计算。
  学生一个个兴致勃勃地算了起来。
  二、第一次试算。
  约两分钟后,一、两个学生微微抬头偷偷地看同学们的表现。又一会儿,有的学生嘴里情不自禁地发出唏嘘声。唏嘘声渐渐地大起来后,同学们禁不住都抬起了头,表示不好算,眼睛里装满了疑惑、渴望。
  师:遇到什么困难啦?
  生1:除不尽。
  生2:有余数添0后,继续除,还是除不尽。我已经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5位了,仍然有余数。
  生3:我已经除到第6位了,还有余数。
  师:那怎么办呢?
  教室里一片沉默。
  生4:可以取近似数。
  生5:像前面学过的求小数乘法的近似数一样。
  师:好主意!可是,怎么取呢?
  生6:保留两位小数。
  师:你是从哪儿获得的这个信息?
  生7:我看到了问题中的“元”字。以前,在求小数乘法的近似数时,求多少元就是保留两位小数的。
  生8:人民币最小的面值是“分”,所以用“元”作单位通常只要保留两位小数。
  三、第二次试算。
  师生共同板演竖式计算。
  当商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4”时——
  师:还要继续除下去吗?
  生1:需要继续除。因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时,要按千分位上的数确定“入”或“舍”。
  师生一起除出商的千分位上的“2”。
  师:还要继续除下去吗?
  生2:不需要了。有了千分位上的“2”就能确定选择“舍”了。
  生3:没有必要继续除了,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看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第三位是“2”,就约等于9.14。
  生4:我与大家的看法不同,当商到小数点后第二位“4”时,也可以不要继续除下去。
  (同学们个个惊奇地看着生4,迫切想知道为什么。)
  生4:大家这时只要看一看除法竖式的余数是12,它小于除数43的一半,所以商的千分位上的数肯定小于5,不必继续除就知道千分位上的数一定舍去。
  师:你很能动脑筋!只要把除法竖式的余数与除数作比较,取近似值时就能预见是选择“舍”还是选择“入”,而不必比要求的多除一位。
  四、开放式小结。
  师: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你能帮助定个课题吗?
  生1:小数除法的近似数。
  生2:求商的近似值。
  师板书课题后,师:在经历了两次计算后,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3:与求积的近似数一样,都用四舍五入法。
  生4:因为结果是近似数,必须用约等号。
  生5:最关键的是竖式计算时,只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取近似值了。
  生6:也可以根据余数判断商千分位上的数是“舍”还是“入”。
  生7:求积的近似数,是竖式计算结束后取近似值;而求商的近似数,竖式计算没有结束就可以取近似值,只要比要求的多除一位就行了。
  生8:求积的近似数,是先在横式后写出准确值,再取近似值的;求商的近似数,是直接根据竖式中除出的商取近似值的。
  反思: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新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师生、生生以及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定能收获到未曾预约的精彩。
  1、在读题中理解题意,渗透思想教育。例题的巧妙改动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句“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的开放问题,导引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生发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导引出了学生的爱心,实现了教育无痕。
  2、在试算中发现问题,联系旧知思考。教师有意制造“添0继续除还是除不尽”的矛盾冲突,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学生联系求小数乘法的近似数这一旧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取近似数;把握题目中的一个“元”字,结合已有的关于人民币的处理经验,获得了保留两位小数的信息,使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3、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探寻取值方法。除到小数位数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关键,教师以同一问题“还要继续除下去吗?”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对比中探寻取值方法,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生4的不同看法,不迷信于书本,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4、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元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觉得“商的近似值”的教学案例与反思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大全案例教学案例 -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