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快乐
当前位置 >> 68楼学习网学习教育小学数学学习四年级数学教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数的产生》教学建议

《数的产生》教学建议

[11-09]   来源:http://www.68lou.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   阅读:605

《数的产生》教学建议,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大全的文章。
正文:   
  (1)开始可以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2)用挂图或投影出示插图后,教师可以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数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接着教师介绍几种在远古时候的计数方法。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那时是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摆小石子、用绳打结、在木头上刻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结绳计数的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用实物一个对一个地点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思想。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教师除了列举教材中给出的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以外,还可以介绍一下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说明在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逐渐统一成现行的数字。后来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古代有十进制,还有十二进制、六十进制等等。以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的方法,逐渐发展成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十进制计数法”。
  (3)教学自然数概念时,先说明我们数物体个数用的1,2,3,4,5,…,10,11,…叫做自然数,再简单说明“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然后,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研究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例如,“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对“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教师可以先让想说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直观地说明: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再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如果觉得《数的产生》教学建议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教学   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大全小学数学学习 - 四年级数学教学 - 四年级数学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