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填空(学问知多少)(2×14=28)
1、( )除以23,商与余数都是12。
2、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 ),余数是( )。
3、 ÷34=21……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4、374÷34的商是( )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 )来试商。
5、□39÷4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6、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 )。
7、19×5+28要把运算顺序改为先算加法,再算乘法,算式应该改为( )。
8、把36+44=80,640÷80=8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9、用一副三角尺中( )度和( )度的角可以拼成105度的角。
二、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列竖式计算(8+1=9)
918÷34= 436÷86=
验算
2、脱式计算。(5×6=30)
14×18+520 780÷26+73 546-9×34
96×(325-295) (28+62)×23 900÷(90÷2)
三、动手画一画
1、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 2、以下面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平行线和垂线(6) 画出155度的角。(3)
·
A·
3、从河流一边的A点架一座桥到对岸,怎样架桥最合适?在下面的图中画一画(3)
A·
四、解决问题(3×7=21)
1、小红从家到学校845米共走了13分,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新华书店有390米,要走几分?
2、王老师带了386元钱,买足球用去了130元,剩下的钱又买了8个篮球,平均每个篮球多少元?(用综合算式来解答)
3、兵兵家订了一份高钙奶,每瓶12角,送奶工上门收取九月份牛奶费时,妈妈付了50元。请你算一算,送奶工应找给妈妈多少钱?
课前思考:
1、让学生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巩固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位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脱式计算要求学生做之前先要确定运算的顺序,计算中要细心,尽量要笔算,做到万无一失。
3、解决问题时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了解题意,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练习较好之处:
1、第二题的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练习还不错,计算的正确率有所回升,这里的失分较少;脱式计算中有学生能先找一找先算哪一步了,这样顺序错的学生较少了。
2、第三题动手画一画,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基本正确,而且记住标上直角标记了。
3、解决问题中第2题,用综合算式解答的题目,学生能在算剩下的钱除以8个篮球时哦不忘记加上小括号。
不足之处:
1、填空题中第3题( )/34=21……(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时,有教多的学生,余数的大小不看除数确定,而错看了商。
2、还是填空题第8题:学生把两个算式合成综合算式时80是36+44的和,有学生先算加法没有加上小括号。
3、练习中还是有学生计算粗心、看题不清。
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中第6题,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都是( )。学生错的较多,对于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是180度,有些学生并未记住。
2、填空题第9题,用一副三角尺中( )度和( )度的角可以拼成105度的角。许多学生都是填了两个度数加起来是105度就好了,并未记住三角尺的三个角的度数。
3、解决问题第3题,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单位没有统一。
练习小结:
本次练习的题目应该说都是比较基本的题目,都数学生的填空、计算、操作以及解决问题都完成的比较好。
不足之一:对于比较灵活的题目,缺乏解题的方式方法,解题的技巧,如:用一副三角尺中( )度和( )度的角可以拼成105度的角。部分学生显得有些一筹莫展。
不足之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题目,学生解答时不知如何下手,考虑问题常常顾此失彼。例如3、兵兵家订了一份高钙奶,每瓶12角,送奶工上门收取九月份牛奶费时,妈妈付了50元。请你算一算,送奶工应找给妈妈多少钱? 学生首先不明确九月份与题目本身的必然联系,再需要将计算结果的角转化为元。
如果觉得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练习题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