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快乐
当前位置 >> 68楼学习网学习教育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教学资源《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教案

[11-09]   来源:http://www.68lou.com  高一语文教学资源   阅读:794

《囚绿记》教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高一语文教学资源,高一语文教学大全资源的文章。
正文:

    导读:高中语文课文囚绿记通过生活中植物向阳生长常见现象,却引申出不向黑暗低头,一心向着光明的人生哲理。是一篇值得我们用心感受的文章。下面是www.68lou.com网为您提供的囚绿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中“绿”的象征意义的分析,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以及如何

  分析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

  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于“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总结象征意义的方法分析文章。

  媒体使用: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温习旧知:全文结构

  明确:

  寻绿 观绿 囚绿 放绿 怀绿

  (1-4) (5-7 ) (8-12) (13) (14)

  二、感受“绿”的象征意义:

  教师提问:作者是这样描述北平的公寓的“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潮湿的地面”

  “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是朝东的”“令人感到炎热”,这并不是一间

  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然而作者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原因是什么?

  明确:窗外长着常春藤,投射进来一片绿影。

  教师提问:就是这片绿影深深吸引住了“我”,作者是怎样形容当时的心情的?

  明确:喜悦而又满足

  教师提问:终于和绿色朝夕相伴了,观绿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课,看着常春藤“柔软

  的卷须”“舒开折叠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怀念、欢喜、快活、留恋、急不暇择……

  教师提问:作者如此爱绿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教师提问:作者不满足于远远的观赏,为了和它更接近,更亲密,将柔条牵进了屋

  里,这时的绿在作者眼里象征着什么呢?

  明确:爱、幸福、青春

  教师提问:被囚后的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浆液丰富的柔条

  伸长、攀缘、舒放,长得更快

  尖端朝着窗外

  失去青苍,变成柔绿、嫩黄、细瘦、娇弱

  教师提问:在这些句子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明确:引出执着、顽强、向往自由、光明的象征意义。

  教师提问:常春藤的衰败,让作者内疚,用于决定在离开的那天“放绿”,他将“绿”

  成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有怎样深刻的含义吗?

  结合写作背景: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明确:“绿”象征着抗日军民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教师总结“绿”的象征意义:

  一般象征意义:生命、希望、慰安、快乐

  深层象征意义:爱、幸福、青春

  更深层象征意义:执着、顽强、向往自由、光明

  最高象征意义:抗日军民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 课外拓展:

  (一) 关于象征的表现手法:

  1、概念:指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以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

  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表现手法。

  2、效果 :运用象征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以使复杂深刻

  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

  3、适用范围:作品的大部分甚至通篇使用

  (二)在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都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

  如:菊花:隐逸、高洁、脱俗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三)但如果我们不了解某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如何根据课文内容去判断呢?

  1、确定象征物

  2、找出突出描绘象征物特征的句子并加以概括

  3、联想(结合写作背景等)

  4、形成象征意义

  (四)练习:

  1、 礁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2、 帆

  俄 莱蒙托夫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杆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

  也不是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四、 作业:

  预习作业:《诗经》两首

  选做作业:写一篇文章,关于“你眼中的绿”

  必做作业:用上课学到的方法分析《灯》的象征意义

  五、 教学反思:

  感觉方法说起来容易,但学生用起来还是比较困难,主要是“联想”那个环节差一些,不能很好结合写作背景,还得多加练习。


如果觉得《囚绿记》教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高一语文教学资源高一语文教学大全资源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