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活动的意义和宗旨] 在学校的组织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及潜力。同时帮助、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研究性学习、自我教育、社会实践,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信、交往能力,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为此,本学期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开展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
初二年级
[活动主题] “我游戏,我快乐,我成长”。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孩子们似乎被电子类游戏束缚住了。他们缺乏与人交往、以及与大自然接触。想起父辈们儿时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乏技巧、趣味,合作、竞争也乐在其中。还记得么——跳房子、冲城、跳皮筋、丢沙包。。。。。。。
[活动方式建议] 1:玩什么?怎么玩?你会玩么?以此为中心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挖掘“玩”背后的故事,可以邀请长辈、社会人士参与其中。
2: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实践周,指导学生制作游戏工具,开展游戏竞赛等。
3:开展研究性学习。(后附录初二(3)班“我爱风筝”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作参考)。
高二年级
[活动主题] 社会在进步,个性自由也得到了充分释放,但作为中学生该如何为自己的形象定位。另类、个性就是美吗?美只是外在的形象体现吗?什么是美?怎样理解美?从中学生个人形象这个角度而言,什么样才是美?
美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你发现他们了吗?怎么去发现他们呢?
[活动方式建议] 1:主题班会:展示美,辩论美,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深挖主题,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2:展示活动: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用思考去体会生活的美、美的有形与无形----主题摄影、征文、画展、手工制作等
初一年级/高一年级
[活动主题] “感恩”是个永久的话题,让每个人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的心不仅要给予父母而且予老师,予助人者,予社会,予国家,予生活。那样,每个人都会更努力、积极的生活,人与人之间会有更多的理解、关怀、宽容和体谅;社会、国家也将更和谐!
[活动方式建议] 1:主题班会;调动学生,甚至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感恩主题班会。
2:实践活动:为长辈们做次饭,洗回衣;利用社会实践周,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角色互换的体验活动;有组织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去敬老院服务、到社区劳动等等。
[活动展示]
1:主题班会观摩赛
①高二、初二年级组
时间:3月12日上午第1-3节课
参赛名额: 高二 2 初二 1(请年级组长在
②高一、初一年级组
时间:
参赛名额: 高一2 初一2(请年级组长在
2:活动展板
①美的展示---高二年级 时间:3、4月
②感恩的心---初、高一年级 时间:5、6月
3:初二年级六一趣味游戏活动
4:初二(3)班研究性学习报告会----“我爱风筝”
时间:4月22日上午第3、4节
附:
我爱风筝
-----初二(3)班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游戏,我快乐,我成长”。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孩子们似乎被电子类游戏束缚住了。他们缺乏与人交往、以及与大自然接触。想起父辈们儿时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乏技巧、趣味,合作、竞争也乐在其中。为此本班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团队合作学习、讲座、手工制作、游戏竞赛、书写科技小报告的形式来“玩”转风筝,从而实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目标。
[活动目的]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以及挖掘其内在潜力。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2月20日-2月27日)将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组,确立各小组活动任务。
任务①了解风筝的历史,搜寻风筝的传说、应用,完成书面报告。(由两个小组完成)
任务②如何制作风筝,写一篇介绍制作风筝的短文。(由两个小组完成)
任务③探寻放飞风筝的技巧及科学原理,写一篇科学小报告。(由两个小组完成)
任务④自制一个风筝准备参加放飞比赛。(每个小组都必须完成一个)
第二阶段:(2月28日-3月22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指导各小组开展活动。
①带领学生向历史老师请教,并通过搜索、整合、归纳网络、书籍资源,合作完成关于风筝的历史、传说、应用等相关内容的书面报告。
②带领学生利用双休日去观察放风筝老人的活动并与之交流,再邀请老人到校来上主题班会课来进行相关讲座、指导同学们制作风筝。
③指导学生通过与放风筝者的讨论,请物理老师指导,经查阅资料、亲自实践,最终各成员合作书写一篇科学小报告---放飞风筝的技巧及科学原理
④鼓励学生在放风筝老人的指导及亲自实践的基础上写一篇介绍制作风筝的短文
⑤带领学生们通过聆听放风筝老人的讲座、指导,各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自己的风筝。
第三阶段:(3月28日-4月22日)发表各小组活动成果、举行风筝放飞竞赛、召开主题班会展示活动成果。
如果觉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