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八上第25课、第30课和课后古诗默写和文言名句默写——填空,10分
复习内容:古诗:17首。文言文名句(注意本册文言文名篇多,默写也很重要)课文及相应的试卷(古诗理解试卷共2张)
考试要求:准确,无错别字。
2、字词积累(在四句出自课文的句子中拼写出四个词语)——填空,4分
3、语言运用(联词成段)(词语主要出自课文,提供一个话题,要求选用指定的修辞手法)(不涉及关联词)——填空,4分
复习内容:前四单元(现代文单元)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相关试卷一张。
考试要求:能正确写出词语,且能连词成段(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话题写,选用指定的修辞手法,如未规定修辞手法可考虑用排比)
4、语言运用(病句辨析或修改)——选择,2分
复习内容:笔记本中病句的笔记,有关的改病句试卷。
考试要求:选择题,判断是否病句,修改是否正确。
5、综合性学习(结合课本单元后综合性学习)——填空,6分
复习内容:每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专题,相关的试卷,《同步》中的练习。
考试要求:材料探究——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概括归纳出观点,并按要求展开阐述。
二、阅读:(44分)
(一)课内文言文(第五六单元文言文)(10分)
6、文言文词语理解——选择题(4选1),2分
7、翻译句子——3分
8、理解基本内容——简答,3分
9、综合能力,如主旨、内涵、思想感情、语言和表达技巧——选择题,2分
复习内容:课文导读、原文及注解、课后练习,相关的笔记及试卷。
(二)说明文阅读(课外)——三道简答一道选择,11分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注意文章标题、首尾中的关键语句,一般可从原文中找到。
2、说明顺序或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十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引用。
说明方法的作用:运用()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此空注意从上下文中找关键语句)
3、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注意:表范围或时间等的限制性词语或短语;表时间、推测、程度、范围等的副词。
答题要点:此词语(短语)表明()(解释在文中的意义),准确地说明了()
若是能够删去或替换的则要说明删去或替换后是否准确。
说明文复习内容:第三第四单元,笔记及试卷(两张,一张知识点,一张练习卷),《经典演练》
(三)小说阅读(课外)——四道简答一道选择,15分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人物:能根据课文说出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通过自然环境或另一个人等侧面衬托其特点。
人物描写作用: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2、情节:能根据要求概括情节内容(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怎样),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1)交代时间、地点等;2)渲染气氛(渲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烘托谁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心情);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推动下文中哪个情节的发展);5)点明和突出中心(点明和突出什么中心)
4、主题: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的社会意义
复习内容:试卷一张
(四)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道简答题,8分
复习内容:《名著一点通》、复习卷、语文课本上的导读
考试要求:抓住基本常识(复习卷上的),根据文段和题目要求灵活答题
三、作文(500字记叙文)命题或半命题作文(50分)
考试要求:1)认真审题,不写离题,不写错题目,写够字数,卷面整洁。
2)题目具体、新颖
3)开门见山,开篇用简洁的语言点题。
4)重点突出,叙事描写具体(如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切忌开始铺垫过长,头重脚轻。
5)结尾议论点出中心。
复习内容:作文本及周记本。
附加题:简易课外文言文:(10分)
1、释词——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解释
2、划句读——根据意思来划分
3、内容理解——善于抓文段的中心句。
4、翻译——利用好文段的注释,运用所学过的文言词语意思及翻译方法。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复习资料
如果觉得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考复习提纲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