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快乐
当前位置 >> 68楼学习网学习教育初中学习初二学习初二语文初二语文学习指导初二上册语文:《蜡烛》问题探究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问题探究

[11-09]   来源:http://www.68lou.com  初二语文学习指导   阅读:550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问题探究,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二语文学习指导,初二语文学习指导大全的文章。
正文:

  初二语文上册关于《蜡烛》问题探究 :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写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笔之前,对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叙述过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再则,突出蜡烛,突出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下面就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1、“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你能体会出句中蕴含的深意吗?

  红军士兵们被老妇人的行动和感情深深感动,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动力。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句

  中“耸立”是什么意思?用在这儿有什么作用?

  “耸立”是高高直立的意思。“耸立”在这里表明瓦砾堆之高,表明战争的残酷和严重的破坏性。


如果觉得初二上册语文:《蜡烛》问题探究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语文   初二语文学习指导初二语文学习指导大全初中学习 - 初二学习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