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快乐
当前位置 >> 68楼学习网学习教育初中学习初一学习初一语文初一语文练习题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验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验题

[11-09]   来源:http://www.68lou.com  初一语文练习题   阅读:26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验题,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一语文练习题,初一语文练习题大全的文章。
正文:

     一、语言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筹划(chóu)     彷徨(pánɡ)    仰慕(yǎnɡ)     浠水(xī)
    B.衰微(shuāi)    锲而不舍(qiè)    高标(biāo)     颤抖(chàn)
    C.赫然(hè)       磐石(bān)      捋袖(luō)         滑稽(jī)
    D.轮廓(kuò)      脚踝(huái)    面庞(pánɡ)     荒谬(miù)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在表中,并订正。(4分)
    马革裹尸 先为人知 一反即往 踌躇 磐石 杂论无章 小心翼翼 妇如皆知
    错别字
    订 正
    3、能与前边加点部分构成最佳对偶的一项是(    )(2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4、仿照示例,任选下面列举的一位人物作简单的评价。(3分)
    闻一多 贝多芬 左拉
    示例: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从《邓稼先》一文我们感受到他为国防事业献身的精神。
    你的评价:
    5、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2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7、“名著导读”知识填空(2分)。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8.按要求填写古诗句(4分)。
    ①故园东望路漫漫,                          .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画线的词(4分)
    ①见往事耳(          )               ②及鲁肃过寻阳(            )
    ③但当涉猎(          )               ④卿今当涂掌事(            )
    10、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2、学习了本文,了解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13、听了孙权的话,吕蒙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过程,请你描述一下。(3分)
    答:

www.68lou.com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22分)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传记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⑥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4、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2分)
    15、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                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              的
    性格和为人。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                                                        .(3分)
    16、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词“常常”和“时有”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列举邓稼先在“文革”中的两件事正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3分)
    19、文中第一小节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第二小节中小括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     _______;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3分)
    20、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意义。(4分)
    (1)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
    A、纯粹      B、纯洁     C、纯朴       D、单纯(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A、对未来事物的想像             B、使人满意的C、对未来事物的希望             D、符合希望的
    21、文章主要运用了                                        的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二)(11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22、请你指出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何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23、文中说闻一多先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分点列举他的成绩。列举两点即可。(4分)
    24、请回答画线词在句中的含义。(2分)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25、对照自己,这几段话中,你觉得闻一多先生有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值得你学习。(3分)
    四、作文(50分)
    26、题目:我梦见了
    要求:(1)填上名人的名字,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鲁迅、姚明、周杰伦、杨利伟……
    (2)要求用语言、心理、外貌、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字数在600字左右。


如果觉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验题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语文   初一语文练习题初一语文练习题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一学习 - 初一语文 - 初一语文练习题